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台積電每天創新高 來看看張忠謀的創業史 來自一個新加坡華人的觀點

張忠謀創辦台積電的幾個歷程分享:成為德州儀器高管、認識晶片屆所有大人物、創造獨有的代工服務、透過這些關係取得訂單、建立長遠的技術發展和人才儲備、絕對不和客戶競爭專心代工不設計晶片。

Youtube頻道主《小島大浪吹》有一系列的對於晶片產業的解讀我覺得非常棒,在這個台積電每天創新高的時刻,特別推薦大家看一下他的影片。我整理了「台積電正式斷供華為,中國大陸有可能自建一個台積電嗎?」這個影片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我們今天主要談製造,我知道許多人覺得中國是超級製造大國,只要我們有了光刻機,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說到半導體製造,我們怎麼能不談台積電呢?

張忠謀前期:哈佛、史丹佛、德州儀器

提到台積電就不得不說張忠謀,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浙江是個官二代,那年幼時成長於上海和香港,稍大一些後,因為中日戰爭又去了重慶上學,18歲時憑借著優異的成績去了哈佛,讀了一年有一點不開心就轉去了麻省理工,工作的時候又在史丹佛拿了個博士。

張正謀先拿到了福特的offer,另外一個叫西凡尼亞的半導體公司給了他高一美金的薪水,所以最後他就決定去半導體了。

後來因為管理層變動,張忠謀與新任高層在意見上有分歧選擇離職,進入了德州儀器工作,這一待就是25年,與多數出在華人移民只能專注的做技術不同,那張忠謀屬於懂技術的管理型人才,他在德州儀器做到了三把手的位置,70年代德州儀器的總裁為英特爾的民生決定,把企業的發展重心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總之就是張忠謀的半導體經費被削減了,這讓張忠謀非常不滿,83年時終於決定離開德州儀器,前往通用儀器擔任總裁,一直到87年55歲的張忠謀回到台灣創辦了台積電,開始了他傳奇的後半生。

台積電成功關鍵:張忠謀在半導體產業的關係實在太好

晶片創辦人傑克·基爾比、Intel共同創辦人安迪·葛洛夫、高通創辦人厄文·雅各布

什麼我要花這麼多工夫來談張忠謀?因為張忠謀與半導體的鼻祖摩爾幾乎同時入行,他與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也是好朋友,那如今台面上的所有的半導體巨頭公司的掌門人幾乎都是他的朋友或者後輩,不要覺得老外就沒有人情往來,做什麼事情都是公事公辦,其實老外有時候比華人還懂人情世故,而且特別重視論資排輩,任何公司在起步階段都是很困難的,半導體這種高投入高風險的生意就更難了。

但是有了張忠謀就不同了,98年他通過私人交情將老朋友、Intel共同創辦人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請到台灣對台積電開展認證,爭取為英特爾代工產品,格魯夫是英特爾公司的前董事長和執行長,通過認證台積電拿到了世界半導體行業的入門證。

然後他又聯繫上了麻省理工的師弟厄文·雅各布,也就是高通的創辦人拿到了無線晶片的訂單,前期台積電的大部分訂單都是這樣拿來的,安迪·葛洛夫、厄文·雅各布這些業內人眼中的巨頭,對於張忠謀來說都是朋友和小兄弟,可以說在技術與專利壁壘森嚴,資金密集的晶片製造行業沒有人脈是很難入場的,你沒聽錯我說的是入場,一個新的芯片從研發到設計再到製造可能需要幾十億美金,人家憑什麼把訂單給你?

這種時候說我爸是誰誰,我在哪個部門認識哪些人是沒有用的,客戶必須要對你有足夠的信任,才敢把訂單給你。

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大陸,我個人認為大概只有張汝京當年能夠有接近張忠謀的威望,那張汝金能夠有威望的有一小部分原因可能還是因為在德州儀器的時候,他是張忠謀的小老弟,所以你看那個時候中芯國際和台積電打官司打得受不了了,想要求和的時候,張忠謀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張汝京必須離開中芯國際,其實說了這麼多,可以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總結,就是千軍一得一將難求,那張忠謀不但是將才他還是難得一見的帥才。

台積電:晶圓代工的產業創造者 堅持不設計只製造

在台積電之前基本沒有晶圓代工這回事,80年代以前半導體產業以idm大廠為主,所謂的idm模式就是從設計製造到封裝都是一條龍包辦模式,早期半導體大廠比如Intel、德州儀器、IBM、東芝都是idm模式。

晶片設計的投入動輒10億美金起步,晶片製造則只多不少,因此全球業內能玩轉半導體的就那麼幾家,那麼像美國的德州儀器和英特爾的起步非常早,不斷的加高門檻,要麼就像日本的NEC的,在政府的強大資金和政策扶持下取得突破,於是半導體成為了技術與資金雙密集型產業,行業門檻高到業外人就是難以想象,後來者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只能跟著寡頭們混日子。

這樣的大背景下,張忠謀創立的台積電,讓半導體後來者們看到了曙光,台積電的晶圓代工簡單來說就是客戶只需要做設計,台積電來完成所有的生產,這樣就很好地分擔了風險,而且台積電堅持不做設計,更不做產品,因為這會和客戶形成競爭關係,這樣的模式降低了許多新創公司進入行業的門檻,從此半導體產業鏈由橫向整合逐漸轉變為垂直整合,變相的催生了類似高通博通這些IC設計巨頭,純金元代工模式,看起來是個很容易操作的主意,然而過程中就充滿了誘惑。

張忠謀曾經短暫的做過聯電的董事長,聯電比台積電還要早7年創立,但是聯電不像台積電,只專注本業,他們還跨足IC設計,並且大量的扶持許多轉投資公司開支在業,比如說聯發科,這讓國際IC設計公司擔心在聯電投片有技術外流的疑慮。

這事可不是說說而已,一款成熟的晶片設計價值是非常高的,如果工廠自己也在做類似的設計,你用偷這個詞可能不太好聽,你如何保證工廠不借鑒客戶的設計呢?設計洩露這個問題先放一邊,如果工廠和客戶有競爭關係,又要如何讓客戶覺得工廠絕對不會在產能上耍花樣的。

三星最大的弱點在於三星自己設計晶片 客戶因此不信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早期蘋果的處理器是三星生產的,雖然說三星也是個美國公司,但是蘋果幾乎一直在默默的扶持台積電,原因不外乎就是三星是蘋果的競爭對手嗎?同樣的華為的晶片做的也很好,但是他提出願意提供晶片給蘋果,你看蘋果要了嗎?所以張忠謀每每被問到成功的秘訣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都會提到不與客戶競爭這一鐵律。這條商業邏輯雖然看起來簡單,路途中就充滿了誘惑與考驗。

很多人這樣評價他,張忠謀最值得敬佩的是30年來始終遵守最基本的紀律,這世上沒有太多人有這樣心無旁騖的堅持,當然這裡我要說點我的想法,台積電的這種玩法確實是非常有優勢的,但是這不代表其他的模式就一定是錯的。

或者說在另外一個時空背景下,台積電就一定是對的,類似三星的全產業鏈,雖然有時候可能效率差一些,成本高一些,但是抗風險的能力就要大很多,尤其是現在許多重要的國家都開始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不過對於為客戶保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一塊,我是十分認同台積電的做法的。

製程精進的長跑:1微米到2奈米

1990年在張忠謀的四處奔走下,歷時三年,台積電通過購買一些日本歐洲還有美國公司的淘汰的二手設備,終於建成了第一條一微米的製程的產線,起初的單子都是張忠謀靠刷臉拿的,到了2001年台積電終於可以量產12英尺0.13微米的晶圓,這也是一個分水嶺,從這一刻起台積電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從落後IBM兩個世代到超前,2004年借助從製程的成熟,台積電量產了90奈米的製程,2008年金融危機,台積電並沒有太多減少在研發上的投入,甚至將已經退休的研發大將蔣尚義真回來,終於實現了40奈米製程的量產。

蔣尚義又帶領台積電切入了28奈米,終於在2011年實現了領先三星和聯電,這個時候前面就只剩下Intel了,2017年台積電終於反超,並且拉開了與Intel的差距,當intel還在10奈米上原地踏步般的擠牙膏時,台積電已經實現了7奈米的量產,如今Intel正式將7納米的工藝的量產推遲到了2022年,而台積電現在已經突破了2奈米技術,很有可能在2022年實現量產。

28納米時也許還有人和台積電打打價格戰,他沒事的時候搞不好還有有傷來嘴你是吧?到了7奈米以及最新的5奈米,友商已經不知道怎麼嘴了,因為根本就不知道你在做什麼,除了說我那玩意比你台積電大還能說啥,在這種情況下客戶根本沒心情和你談價格,只想和你談產能,最好能讓我把你的產能包圓了。

所以台積電下半年的5納米產能實際上早就被華為海思和蘋果包了(但華為出局)。理論上來說明年的旗艦手機只有華為和蘋果,其他的都是垃圾發佈會,只能吹吹攝影鏡頭和外觀顏色了,這種領先還不單單是獲得了下遊客戶的認可,連上游的IP客授權商軟件上面也必須得倒向台積電了,比如說eda軟件新版本的發佈,他們不是先通知設計廠商,而是得把數據庫首先導入台積電,由台積電先來做個判斷和研究,然後再分發給設計廠商,這麼霸道,那台積電為什麼能超越其他晶圓廠?

台積電領先其他晶圓代工廠的關鍵:人才

首先當然是技術方向的選擇,這一點蠻關鍵的。但是我看不懂,那看懂了我也沒信心能把你說懂,總之就是牛皮,所以跳過咱們還是討論錢和人錢這一方面,因為像三星intel這些公司做的生意太廣了,不能光看總研發費用了。

如果我們只看前6大代工企業的話,那19年台積電的研發投入是第二到六名加起來的2.4倍,除了中芯國際22%的研發佔比能讓人覺得有些出色外,其他的已經沒有一個能打的了。

中芯國際敢這麼玩,也是因為中國持續輸血,加上大A股千千萬萬的韭菜們前赴後繼不顧損失的幫助,實際上整個中芯國際的營收才和台積電的研發投入差不多,類似中芯這樣的公司能夠保持這樣的投入比例能持續多久我不知道,但是台積電應該能繼續這樣玩很久,2019年的財報顯示,台積電的毛利率為46%,今年應該會更高,而其他5家的毛利率平均只有21.5%,賺的不如別人多,投入又比別人少,你說這怎麼玩?

如果我們再從研發人員來看,拿中芯國際與台積電對比,中芯國際有員工15,795人,其中研發人員2530人,佔比16.02%,而台積電擁有員工51,297人,其中研發人員6534人,佔比12.7%。

雖然從比例上來看,中芯國際佔比較大,但是從學歷上來看,台積建在所有主管與專業人員中,又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員工佔8成以上,中興國際只有20%左右,我們不妨把人才的觀察角度再放得高一些,來談一談人才從哪來?

97年中國大陸取消了半導體物理專業,只有很少的人從事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相關的研究,而微電子專業的畢業生的少之又少,微電子畢業之後直接就去當工程師了。

我在大學時的一門有關電子學的課的教授是一個馬來西亞人,他的大學是在台大上之後去了麻省理工讀博,成為中國史上的第一個從麻省理工歸來的教授,他告訴我們他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留在台積電,當時台積電初創台大的電子系幾乎就是為台積電開的,畢業了校服都沒來得及拖,就直接進台積電了。

與此同時這些學校還與矽谷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輸送模式,不但張忠謀你像聯華電子的曹興誠,聯發科蔡明介都是從美國回來的,有時候我也是不理解為什麼百度李彥宏的也是從美國回來的,尤其是李彥宏好歹也是個技術大神,怎麼就成了個賣廣告的,但人家台積電把Intel打的丟盔棄甲,你是連Google的背影都快看不到了,我無意中又傷人了,對不起李總你別告我。

台積電正式斷供華為,中國大陸有可能自建一個台積電嗎,來談談台積電為什麼能成功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